把马克思主义学风贯彻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始终
把马克思主义学风贯彻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始终 河口中小学 邓尚华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首先要回答好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要向书本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就学习内容进一步强调,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掌握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各方面知识,学习总结实践中的成功经验。明确了学习内容和学习对象之后,怎么学的问题随即摆在我们面前。怎么学,实质上就是学风问题,即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学习。总结党在学习问题上的历史经验,可以发现,学习内容确定之后,学风就是最重要的因素。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必须从端正学风做起,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学风贯彻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始终。一、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把向书本学习贯彻始终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必须向书本学习。书籍是知识的载体,是人类不断进步的阶梯。我们要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大潮中更好地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一系列阶段性特征、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的条件下更好地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党的历史方位发生了历史性转变、人民群众对执政党有了更高要求更多期待的情况下更好地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在党面对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外部环境诸多考验下更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都需要向书本学习。只有借助书籍,我们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胸怀更宽,对前进方向观察得更清楚,对社会规律把握得更准确。向书本学习,是提高素质、增强能力的主要手段。但要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有所进,必须坚持党的思想路线,防止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防止食古不化、脱离实际的“本本主义”倾向。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向书本学习十分必要,但“本本主义”却要不得。防止“本本主义”的有效方法,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既要联系世情、国情、党情发展变化的实际,还要联系自己的思想、工作实际,联系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发展实际。只有联系实际进行学习,才能从浩如烟海的书本中,选取自己最需要的知识之水畅饮下去,做到学有所获;才能把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坚持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防止教条主义倾向。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向书本学习,包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书本,但又不能把书本上的东西都看作一成不变的绝对真理,视为万世不移的僵化教条。要看到实践在发展,时代在前进,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已有的理论和知识也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并需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要认识到学习的意义不仅在于掌握已有的知识,更在于通过学习,能够创造出更多适应时代需要的新知识,得到更多推动科学发展的新认识。这就要求我们在向书本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通过学习推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的政治自觉,有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的理论勇气,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学有所进的目的。二、以甘当小学生的态度,把向群众学习贯彻始终向人民群众学习,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要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强调过向人民群众学习的极端重要性。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必须向群众学习。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实践的主体则是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历史文化的延续者,优良传统的承载者,又是改革开放的积极参与者,科学发展的努力推动者,社会稳定的坚定维护者;既是实践的主体,认识的主体,也是智慧的源泉,力量的源泉。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获得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真知,获得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的真知,获得解决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矛盾和问题的方法对策的真知,都要向群众学习。党员干部深入群众,向群众学习,是为了到群众中去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寻找办法,因此应该采取甘当小学生,恭恭敬敬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的态度。高高在上、官僚主义的做法固然不能容忍,“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走马观花的形式主义做法也必须坚决克服。向群众学习,正如毛泽东所说:“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必须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在群众面前,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面前,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面前,在不断出现的新课题、新情况面前,肩负着领导改革发展任务的党员干部只有敢于承认自己所知不多,能力不够,并能放下架子真心向群众学习,才能不断“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能够适应时代的需要”,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希望。党员干部向群众学习十分必要,但要警惕和防止“尾巴主义”倾向。“尾巴主义”是指放弃领导、放弃先锋队的责任,迎合群众中一部分落后分子错误意见的思想行为。首先要承认,人民群众的绝大多数是积极向上、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群众觉悟不同,利益不同,看问题角度不同,来自群众的意见和主张,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对于错误的意见要有所甄别,不能放弃原则去迎合群众的某些“需要”,这样做的结果不是维护而是损害了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是照顾而是脱离了群众中的真正多数,进而影响、妨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三、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把向实践学习贯彻始终认识依赖于实践,这是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最根本的观点。毛泽东在回答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时,曾精辟地指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决定认识的内容,实践是知识的第一源泉,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党员干部提高能力的第一课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必须向实践学习。党员干部向实践学习,就要积极投身到实践活动中去。知识是经验的积累,人们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依靠直接经验,也叫感性知识;二是借鉴间接经验,也叫理性知识。第一种知识是通过亲身体验直接得到的,因而印象更深刻,感觉更真实,也更容易由知识转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依靠直接经验获取感性知识的过程,就是实践。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毛泽东指出“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都是强调实践即通过直接经验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素质的重要性。科技史上,一切重大发明都是经过反复实践即科学实验才得到的,而不是“死啃”书本的产物。离开实践,世界上既不会有卓越的科学家、艺术家和运动健儿、能工巧匠出现,也不会有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和优秀企业家诞生。因此,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对党员干部来说,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向实践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手段。只有投身到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中,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学习,为更好地实践而学习,才能学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本领。当然,向实践学习、向直接经验学习,并不否认向书本学习、向间接经验学习的重要性;强调感性知识更为真实,同样不否认理性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强调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向实践学习,希望得到的最终认识成果,不是感性知识,而是理性知识;不是一大堆零星散乱的材料,而是能够更好地指导进一步实践的理论原则和科学真理。与感性知识相比,理性知识更接近真理,更能揭示事物发展规律。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向实践学习,实际上是要使学习成为一个在实践———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的不断往复中探索规律、修正认识、检验真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实践和直接经验,获得感性认识,只是认识的起点,而获得的感性知识是不是可靠,是不是符合实际,还需要有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工夫,还需要再回到实践中去检验。于是实践———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直到获得符合客观实际和事物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和科学真理,再拿它来指导进一步的实践。这一切正如毛泽东所说:“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只有坚持这样的科学态度,才能防止把向实践学习庸俗化,防止借向实践学习之名行经验主义或实用主义之实,防止学习过程无果而终或扭曲变形。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