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最 好 的 老 师》教学实录
《我 最 好 的 老 师》教学实录
河口中小学 程红梅
教学目标:
1.正确读记“编造、破绽、强调、教训、驳倒、论证、权威、糊弄、受益、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饶有趣味”等词语。
2. 读懂课文描写的故事,理解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体会到一个人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怀疑能力的重要性。
3. 进一步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教学方法:
1、课前查阅、收集关于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故事、文章。
2、在这堂课上抓住 “这算什么老师——我最好的老师”这一情感冲突,设计两个主要的板块:欲扬先抑感受“气愤”和峰回路转深感“佩服”。在学习中,充分利用情感这一平台,读找体会重点词句,转换句式,拓展写话,接受和建立新的价值观。
3、运用感性手段引导学生体会抽象的科学精神,比如:用“有感情朗读”还原当时情境,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验与想象;用“引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感悟。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在你们的眼中,什么样的老师才称得上最好的老师?
生1:知识渊博的老师才称得上最好的老师!
生2:工作认真负责的老师是最好的老师!
生3:严格要求学生的老师是最好的老师!
生4:关心我们的老师是最好的老师!
……
师:可是一位叫怀特森的老师,他这样做你认为他是不是最好的老师呢?(出示课件)
记得第一天上课,怀特森先生给我们讲授的是一种名叫“猫猬兽”的动物。他说这种动物一般在夜间活动,因为不能适应自然条件的变化而绝种了。他一面侃(kǎn )侃而谈,一面让我们传看一个颅骨。我们全都认真做了笔记,然后是随堂测验。
当他把卷子发下来的时候,我惊得目瞪口呆,因为在我写下的每一个答案后面,竟然都被画上了一个刺眼的红叉叉。我得的是零分!可这不公平,因为每一道题都是根据我的课堂笔记回答的。而且,吃惊的并不是我一个人,我们班上的所有同学都得了零分。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读了这段话,从你们的神情中我可以感受到你们的震惊。假如你就是怀特森先生的学生,你就得了个零分,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要说?
生1:这种老师算什么老师,完全是在拿我们开玩笑!
生2:这种老师不配当老师!
生3:这种老师根本不符合好老师的标准!
……
师:听着你们的议论,老师也不禁要问:这算什么测试?怀特森先生算是哪门子老师?然而怀特森先生的学生却要大声地对我们说——出示课件(不,你的看法错了。)
师:他是——我最好的老师(随机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生1:这样的老师,他的学生为什么还要说是最好的老师呢?
生2:怀特森先生这样做到底是为什么?
生3:怀特森先生跟其他老师有什么不同?
二、走近怀特森,解疑。
师:让我们打开书本,带着自己的疑问去默读课文。尤其在读准生字,读通课文的时候,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大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划,老师巡视指导)
师:课件出示读词
编造、破绽、强调、教训、驳倒、论证、权威、糊弄、受益、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饶有趣味
生:(读词略)
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答略。
师:你们读了课文,知道了这个“我”认为是最好的老师的怀特森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了吗?请你们把文中直接写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怎样的的人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生交流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怎样的的人。)
生1:他是一个有个性的人。
生2:他是一个教学方法独特的人。
生3:他是一个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的人。
师:根据学生交流(课件出示:
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乎意料的举动。)
师:虽然,怀特森先生是一个颇有个性的人,但是一个让全班学生都考了零分的老师,为什么还要说他是“我最好的老师”呢?那就让我们先来看看,对于我们全班都考了零分的事情,怀特森先生是怎样来跟我们解释的?
生1:他说,很简单。关于猫猬兽的一切,都是我故意表不早出来的。这种动物从来就没有存在过。因此,你们记在笔记本上的,全都是作物的信息。难道你们根据作物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
师:怀特森先生说这话的时候,是什么态度?能模仿他的口气读一读吗?
师:当时我们一听又是什么心情?
生1:非常生气!
生2:我们全都气炸了!
师:谁能表演我们当时的情景?
生:表演读。
师:他还怎么解释了?
生3:他说,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
生4:这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教训。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师:你们能读懂怀特森先生这样说的言外之意吗?(课件出示:
他说,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
这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教训。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生1: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
生2:让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师:同学们,你们现在还对怀特森先生的这一做法生气吗?
生:原来,老师是有良苦用心的,我们不生气了!
师: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就抓住了文章的精髓,理解了怀特森先生这出人意料的举动的真正目的。那么,你们认为怀特森先生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说这句话?来追问呢?
生1:语重心长的说!
生2:意味深长的说!
生3:包含期望的说!
师:让我们用这样的语气来读一读怀特森先生说的话。
学生练习朗读。
三、走进作者的内心,升华
师:是啊,在这出人意料的举动背后,竟饱含着怀特森先生对学生的负责与期望啊。那么怀特森先生用这样的独特的教学方法,用这样出人意料的举动,给他的学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才会让他们如此坚定地说“怀特森先生是自己最好的老师呢?请你们再读文章,划出怀特森先生给学生带来深远影响的语句,读一读,想一想。
(生读书交流。)
生:有时,为了驳倒他的一个貌似正确的“论点”,我们常常会在课后花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去思考论证。然而,正是在一个个饶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增长了见识,也逐渐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
生:科学课对于我们来说就成了一种“冒险”。怀特森先生总是想方设法让我们来接受他的挑战。
(师课件出示:科学课对于我们来说就成了一种“冒险”。怀特森先生总是想方设法让我们来接受他的挑战。有时,为了驳倒他的一个貌似正确的“论点”,我们常常会在课后花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去思考论证。然而,正是在一个个饶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增长了见识,也逐渐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
师:我们有了这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生1:我非常愿意上科学课了。
生2:我们爱上科学课了。
生3: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用科学的方法去获取知识。
师:怀特森先生这独特的教学方法,这出人意料的举动,都融入了他无穷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啊,也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他教学的睿智和他严谨的科学态度。
师: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教训让我们深深牢记:读——(出示: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
师:他希望我们从这个零分中吸取教训:读——(出示:不要让自己的脑子睡大觉,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立刻指出来。)
师:他要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一个人生的哲理:读——(出示: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师:他更希望这些话语能刻进学生的心中,齐读——
(课件出示: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
不要让自己的脑子睡大觉,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立刻指出来。
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师:难怪,当有人不理解怀特森先生的做法时,文中的“我”会如此肯定地告诉他:读——不,你的看法错了。因为怀特森老师是每一个学生心目中:读题——我最好的老师!
四、激起自我情感,倾吐。
同学们,如果现在让我们重新走进怀特森先生的那堂曾让我们愤怒、让我们惊诧的科学课堂,你还会有当初的这种感受吗?如果当你听到有人对怀特森先生这种行为的不理解与质疑,你又会说什么?练笔(出示:“不,你的看法错了……”)
教学反思:
从这个单元的整体来看,本文在单元中所承担的角色,应该是领会科学精神的内涵,巩固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而细读本文之后,我以为《我最好的老师》一文更为突出的是要让学生在借助对怀特森老师独特的教学方法及其他的充满着个性与哲理的话语中领会科学精神对于学习与成长的意义。
我利用文中对这堂课的描述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怀特森先生的科学课堂,让学生可以直接面对怀特森老师,并对怀特森老师这个极富个性的人物形象有一个入情入境地体会,从而便于学生在感悟人物形象中,领悟其宣扬的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让学生在课前的对怀特森先生的“气愤”和峰回路转深感“佩服”,形成情感冲突,首尾呼应,引发学生的探究性阅读的兴趣,同时在说服他人中体会科学精神的含义,在说服他人时得到语言的训练。
《我最好的老师》这一略读课的教学,课文的重点、难点的理解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如比,本文中怀特森先生的极富哲理的话语,在理解上还是有一些难度的,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去寻找理解的方式与途径;2.关键词句的训练仍然是不可或缺,但重点应该落在学生的自读自悟上。所以,在本文的教学中,我尽可能地让学生去发现,然后引发学生深入的品读;3.突出主线(从怀特森先生的形象中感悟到一种科学的精神)
在这堂课中,让学生在品读怀特森先生的话语的过程中逐步构建人物形象,让学生在对怀特森这个颇具个性的人物形象的构建中,去领悟科学精神的内涵这一难点时,如果直接抓住“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权威”这两句话展开或进行辐射,太抽象,并且有背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更是背弃了这个单元的主旨(以事说理)。因此,我把引导学生解读第三自然段(直接描述怀特森先生关于考试得零分的解释)作为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核心策略。这不仅是因为这段话清晰地把怀特森先生要告诉学生的道理以形象的语言涵盖其中,更因为这段话有利于学生借助语言构建起怀特森先生的形象。而且这个过程,正是学生借助语言读懂课文的过程。
本文的结尾很有特点,它抛却了传统的以感悟或议论的方式结尾,而是以文章作者为怀特森先生独特教学方法的辩解为结尾的。这个结尾有一点戛然而止的味道,给人以深思。在教学中,如果放弃还是颇为可惜的,但如何展开研读,又会破坏其中的韵味。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如果现在让我们重新走进怀特森先生的那堂科学课堂,你还会有当初的那种愤怒和惊诧吗?如果当你听到有人对怀特森先生这种行为的不理解与质疑,你又会说什么?”以写的方式,把这内含其中的深意让学生表现出来,从而也让学生在经历思维的咀嚼之后对课文感悟更深刻、更透彻。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