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年龄称谓趣谈
古代年龄称谓趣谈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仅仅是对人的年龄,就有许多雅致有趣的不同称谓,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这些称谓,阅读文言文就会遇到困难,因此很有必要系统介绍一下,以供参考。
初生的孩子叫赤子,《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又叫“婴儿”,是因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喂奶。婴可与膺通假,膺者胸也,婴儿即为抱在胸前之儿。包裹婴儿的带子和被子叫“襁褓”,亦作“襁保”、“强葆”,如《论语·子路》:“则四方之民襁褓负其子而至矣。”《后汉书·桓郁传》:“昔成王幼小,越在襁保。”后以此来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旧俗小儿出生三日,设筵招待亲友谓之“汤饼筵”,也作“汤饼宴”、“汤饼会”,婴儿出生三朝,就称为“汤饼之期”。刘禹锡《送张盥诗》“引箸举汤饼,祝词生麒麟。”小儿周岁了叫初度,语出清代文学家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后来亦泛指生日为“初度”,如六十岁生日称为“六十初度”。
《诗经·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形状如角,叫“总角”,后来就用总角指代童年,如陶渊明《荣木》诗序也有:“总角闻道,白首无成。”《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这院门上也有四五个才总角的小厮,都垂手侍立。”幼年时期的称谓还有:孩提、垂髫、孺子、黄口等等。孩提,“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孩提抱者也。”为儿童、幼儿的意思。《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韩愈有诗“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在《祭十二郎文》中也有:“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句。“垂髫”,也有说“垂发”的,和“总角”意思相仿;如《后汉书·吕强传》“垂发服戎,功成皓首”。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孺子,语出《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也用作老人对年轻后生的称呼,《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黄口”的原意指“雏鸟的嘴”,借指“小孩子”,我们常用“黄口小儿”形容一个人的年幼无知。
儿童长到七八岁,要换牙,乳牙脱落,长出恒牙,《韩诗外传》:“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龆齿。”《说文》中也有“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的说法。可以看出,“童龇”,也有说成“龆龀”、“髫龀”的,如《后汉书·董卓传》:“其子孙虽在髫龀,男皆封侯,女为邑君。”,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七岁还有叫做“悼”、“竹林之岁”的,大概出自于“竹林七贤”吧。教数之年指儿童九岁,外傅之年指儿童十岁。
宋词有“倚遍阑干十二楼”的句子,12岁就有了阑干之岁的别称,恰巧《红楼梦》中有金陵十二钗,于是女子12岁又叫金钗之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十三四岁女子的青春为“豆蔻年华”,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山无草木曰童”,古人以十五为成童之年,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开,扎成一束,盘在头顶,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了,《大戴礼记·使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13-15岁叫舞勺之年,5-20岁也叫舞象之年。
古代女子十五岁就把头发簪起,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戴上成人帽子,因不到壮年,故称“弱冠”。女子的“笄礼”和男子的“冠礼”,是他们一生礼仪中最重要的,表示已经成年,但说穿了,也就是改变发式。清代以前,古人是留全发的。婴儿生下三个月后,要选择黄道吉日,剪一次头发,只保留两小撮。这两小撮头发,男孩留在左右两边,有如牛头;女孩则一前一后,有如马首,叫“羁”。也有按男左女右的方位只留一小撮的。剪去的头发长出以后,便不再剪,而是向两边分梳,长齐眉毛,叫做“两髦”。所以儿童又叫“童髦”。或者把“两髦”总束起来,扎在头上,一边一束。男孩状如兽角,叫做“总角”;女孩状如树桠,叫做“丫头”。依周礼,贵族子弟之加冠凡三次。一加缁冠,有治人之权;二加皮弁,有用兵之权;三加爵弁,有祭祀之权。“国之大事,惟祀与戎”,因此贵族们的“冠”,便有非同一般的意义,故应视为生命的一部分,即便到死,也不能“免冠”。公元前480年,卫国发生内乱,在战斗中,子路(孔子弟子)被人砍断了冠缨。子路说:“君子死,冠不免”,便放下武器,用双手系冠缨。结果,被人砍成了肉泥。女子年满十五如未许嫁,便不举行“笄礼”,也不取字。女子未嫁之前,便叫“待字闺中”。因为男子结发加冠后才能娶妻,女子许嫁之后才能结发加笄,因此有人把初成年时即结婚的夫妻或第一次结婚的夫妻,称作“结发夫妻”。
破瓜之年指女子十六岁,这是旧时文人将“瓜”字拆为二八字以纪年。《通俗编·妇女》:“宋谢幼词:‘破瓜年纪小腰身’。“破瓜之年”亦谓六十四岁。《通俗编》又云:“若吕岩赠张泊诗:‘功成当在破瓜年’,则八八六十四岁”。陆游诗云:“碧玉当年未破瓜,学成歌舞入侯家”,所以十六岁又叫碧玉年华。桃李年华指女子20岁,语出唐人冯待征《虞姬怨》“年华灼灼艳桃李,结发簪花配君子。”
春季开花各有次第,自小寒至谷雨,每五日为一候,共有二十四候,各有一种花开放,称“二十四番花信风”,又称二十四风,因为是应花期而来的风,所以叫信,乃花开的消息。风信年华或花信年华便指女子24岁,也泛指正处年轻貌美之时。
《南史·后妃传下》:“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后人便用“半老徐娘”或“徐娘半老”来讽喻那些年过芳龄还风风骚骚、精心打扮的妇女。亦有人自称徐娘,含有自谦自重之意。
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这话实在是太有名了,于是就有了“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耳顺之年”等一系列称谓。
《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始室也就用来指人三十岁。五十岁的称谓也比较多,除了叫“知命之年”外,又叫知非之年、年逾半百、大衍之年、艾服之年、艾等等,老年头发苍白如艾。《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我国有天干地支配合用来纪年的传统,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错综参互配成六十个单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称“花甲”。把这种记时间的词语移用到记人的年龄上,就以“年届花甲”或“花甲之年”来指人到60岁了。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六十年就这样周而复始,于是60岁又叫还历之年,61岁的寿辰又叫还历寿。
古人活到七十岁,就很不容易了,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于是,七十又有了“古稀之年”的别称。当然,也是告老引退,辞官归里,还政事于君的年龄,所以又有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悬车之年的说法。
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喜寿”特代指77岁。“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80岁寿辰为“伞寿”。“米寿”指88岁,用的是拆字法,把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此外,还含有年事虽高,但食欲旺盛之意。“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99。“茶寿”指108岁,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
《盐铁论·孝养》中写道:“七十曰耄。”《礼记·曲礼》说:“八十九十曰耋。”《尔雅·释言》注:“八十为耋。” 毛传又云:“耋,老也,八十曰耋。”我们可以看到,“耄耋”是指人的高寿,大约是“七老八十”了。
“九十”的称谓也很有趣。《诗经·大雅·伟芾》“黄耇台背。”《尔雅·释诂》:“台背、耇、老,寿也。”或叫“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不只君子,遐不黄耇。”朱熹注:“黄,老人发黄也。耇,老人面冻梨色,如浮垢也。”黄耇也称作元老。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称“冻梨”。
《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孙稀旦集解:“百年者饮食、居处、动作,无所不待于养。方氏悫曰:‘人生以百年为期,故百年以期名之。’”朱熹也讲期是“周匝之义”,即转过一圈了,“谓百年已周”。颐,朱熹讲是“谓当养而已”。苏轼《次韵子由三首》亦云:“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寿登期颐就是对老人长寿的美好祝愿。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对联所写年龄为多少岁呢?——141岁,花甲重开指120岁,古稀双庆指140岁。
此外,还有把六十岁以上的人统称为“耆老”,八十岁以上的人称为“大耋”,一百岁及以上称为“人瑞”,亦有泛称老人为“黄发、斑白、皓首、暮齿、华发、二毛、耆艾、耆叟、伛偻、龙钟、潦倒之年”的。《广韵》:“龙钟,竹也,老者如竹枝摇曳,不治禁持。潦者,路之流水也,其颠倒阻滞,如人之遭际,故云。”
当然,古代年龄称谓并不止这些,还有许多散见于各类古书中,因较少使用而未被流传下来。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