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课程内容的调整
新课标课程内容的调整
1.“成长中的我"部分的重要修订 -----------七年级部分
本版块增加的内容有:
(1)“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实验稿仅强调青春期的烦恼是不够的,青春期也是美好的,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
(2)“克服厌学情绪”、“培养正确的成就动机”:这是对当前学生学习生活的准确把握,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为谁而学”以及如何正确看待学习成绩,也是当代中学生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
(3)“体会生态精神与人的生存关系”:体现了中小学的衔接,道德要求的递进,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去理解。
(4)“生命的多样性、独特性和价值性”:生命既有多样性问题,也有独特性问题,既有肉体生命价值问题,也有精神生命价值问题,既有个体生命价值问题,也有人类生命价值问题。这次修改对生命教育的内涵理解更完整些。
(5)“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我国法律的基本原则,对它基本含义的理解可以增强对法律特征的理解,又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
(6)“违法的含义及其法律责任”: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呈上升趋势,经济侵害和扰乱社会治安的案件所占比重较高,需要对中学生加强法律责任教育。
本版块删减的内容有:
1.7“客观评价自己的优缺点”
2.2 “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2.3“知耻”、“理解自尊和尊重别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
2.5“为人正直”
3.1“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原3.2 “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3.4“自觉抵制“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
3.4“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本版块调整的内容有:
1.3“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厌学情绪和过度的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成就动机”由第三版块移入;
2.6“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2.7 “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排序做了下移,外在的,表层的道德逐步指向深层的道德
原3.5“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分解到“未成年人保护”和“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中。
3. “我与国家和社会”部分的重要修订------9年级部分
“我与国家和社会”内容版块整体架构调整比较大,首先,实验稿中的“(一)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与“(二)承担社会责任”合并为“(一)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其次,实验稿中“(四)认识国情,爱我中华”与“(三)法律与社会秩序”对调,变更为修订后的(二)认识国情,爱我中华与(三)法律与秩序
本版块增加、修改的内容有:
(1)“提高抗诱惑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出现了一些新事物、新现象,青少年喜欢追求新奇,但是要有辨别能力和抗诱惑能力,不能在追求新奇中迷失自我。
(2)“合理利用互联网等媒介”:这一增加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倡导在网络时代能够合理利用网络工具,而不是被网络所奴役。
(3)“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和价值”:通过对“不同劳动”及其“劳动价值”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这体现对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既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也符合中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4)“维护社会公正”: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既要要有忧患意识,又要有信心。要维护社会稳定必须要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5)“民族文化的认同”:中华文化,东方文化在世界体系越来越受到重视。必须要强化民族文化、民族精神、革命传统教育。
(6)“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当前,我国存在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影响着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需要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要求。
(7)“中华文化传统”:中华文化传统,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命的文化精神,它是传统文化的核心支配着中国人的行为、思想以至灵魂,是中华民族生命的支柱。有必要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所了解。
(8)“全球观念、国际视野”:全球化发展,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活跃。要让学生了解当今世界现状和发展趋势
(9)“依法治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依法治国不仅是国家的事情,也是每个公民的事情。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
(10)“保护环境的义务”:环境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环境保护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强弱、民族的兴衰、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和谐相处,而当前,我国环境问题比较突出,需要依法保护环境,强化学生环保的法律意识。
(11)“公民意识”:培养学生公共精神,强化公民教育。
(12)“公民的政治义务”:在公共生活与国家政治生活中,我们有一定的法律责任。强化了学生的政治性义务意识,与当前社会热点是紧密联系的。
本版块删减的内容有:
原1.3“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原2.2“知道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
原2.4“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
原4.1“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原4.2“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
原4.8“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
原3.2“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原3.3“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
本版块调整的内容有:
原2.1“树立公平合作意识”并入“善于合作”之中;
原2.2“培养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分解到“在集体中成长”和“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公正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之中;
原4.1“知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被打包并入“我国的基本制度”之中;
原4.2“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4.3“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并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之中。
原4.6“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并入“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之中;
原4.6“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被分解到“维护社会稳定”和“公民的政治义务”之中;
原4.7“树立全球观念,维护世界和平”被单独列为一条目。
原4.8“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被并入“我国的基本制度”之中。
4.活动建议部分的修改
各部分的“活动建议”部分做了较大的修改。新增的活动建议主要涉及正视学习压力、了解自然灾害、学习自护和自救、感受班级温暖、体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多样性、正确认识网络、学习志愿精神等多个方面的活动内容。
(六)教学和评价部分的修改
根据专家意见,此次修改力求达到以下要求:
①形成结构,注重内容的逻辑关系,从整体上对教师有指导作用;
②力求具体,不泛泛而谈,具有一定操作性;
③力求体现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和特点,力求体现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
1.教学建议部分具体的思路
①第一条修改为“准确把握课程性质,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②第二条修改为“强调与生活实际以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注意到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
③增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过程”条目。
2.评价部分具体修改
①在结构上做了适当调整。在开始部分新增一段关于课程评价的重要性及其意义的指导语。
②对几种评价方式的表述进一步加以规范。尤其是对考试的方式作出说明。要求“加强思想品德考试命题研究,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道德实践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考试对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在评价实施要求中,进一步指出“不能用单一的知识性考试成绩作为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学习质量评价的唯一方式,警惕应试倾向的评价方式对本课程目标和理念的偏离。”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
- 下一篇:电子白板使用教程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