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条件下的语文教学策略
移动互联网条件下的语文教学策略
远安县河口乡中小学 王作志
移动互联网,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的网络通讯技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是不可抗拒的,它对学生的诱惑更是难以抵御的。对语文教学而言,移动网络将带来阅读方式、写作方式和交往方式的革命,我们应该将这种“革命”融入新一轮语文教学改革,使语文教学获得新的生命力。
一、基于课堂的教学课件。
课堂毫无疑问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移动互联网时代条件的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不再是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了。对课标的理解,对文本的挖掘,对学生的引导,当今语文课堂要求更高了。在语文教学的实施中,不能仅满足于文本表面的东西,应当更加深入的体会文本背后的真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不是浅层次的,而应是深入的探究。移动互联网在课堂上如何发挥作用呢?
1,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的认知和文本的内涵之间是有距离的。缩短距离,移动互联网技术优势明显。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自然而然的进入到文本之中,从而理解文本、理解作者,和文本作者展开深层次对话交流,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预定目标。创设的问题情境可以是网络在线播放,也可以是下载后编辑后的课件,只要声图文并茂,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比如,教学八年级下册《雪》一文,如果先播放一段雪景的画面图片,再导入鲁迅先生对暖国雪景和朔方雪景的描写,学生就会自然而然的理解两地的不同雪景,并进而比较出二者的不同;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作者更欣赏哪一地的雪景,播放作者写作此文的时代背景,学生就能理解此文的主旨内涵了。都说鲁迅的文章艰深晦涩难懂,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介入,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
不过,创设问题情境一定要结合课标、文本和学生特点,不可拔高,不可喧宾夺主,也不可旁逸斜出。
2,人机互动激趣。
语文是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语文有些内容不适合空洞说教,而适合学生动手反复操练的,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制作人机互动软件,学生现场操作,效果反而会更好。
例如,字词的掌握,光是老师强调,学生未必记得住,如果设计成带有游戏闯关性质的软件或课件,学生一定兴趣大增,学生主动的参与比被动的学习效果不知要好多少倍。还是《雪》一文,其中有何“磬”字,学生很容易和“馨、罄、磐”混淆,在讲清了差距之后,如果借助游戏课件,反复操练几遍,相信学生一定会牢牢记住。
不过,此类课件一定要注意分寸,要将知识能力与游戏巧妙结合,不可偏离主题,也不可过于花哨。
3,拓展延伸提质。
“教学的目的在于唤醒学生的创造力”,对文本的挖掘研究又不局限于文本本身,否则那样就太狭隘了,学生的学习就会原地打转,不会迁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应该是文本阅读追求的目标,这样学习的东西才是活的,是消化了的,是融会贯通的。
还是《雪》一文,学了鲁迅笔下的雪景,由此可联想到其他写雪景的妙句至文,这些,书本上没有,平时学习的又散落在各处,如果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搜集归类,在识记理解的基础上比较,学生就会发现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由点上升到到面,由个别升华到一般,那对学生的学习不啻是上了一个台阶。
二、基于电脑的学习平台。
除了课堂,还有课外;仅有课堂,是学不好语文的。语文无处不在,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的外延几乎和生活相等,尤其是在网络条件下,语文的范围更为广泛,不有效的利用移动网络,语文教学的效果就好大打折扣。
1,网络在线阅读。
传统的阅读方式是纸本书籍阅读,而今天的孩子正处在各种媒体和信息的包围之中,这正是孩子们今天语文学习和我们进行语文教学必须面对的现实条件。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更多的有用信息?这是网络时代给我们提出的课题,也是网络对阅读方式提出的挑战。
语文应该主动指导学生正确地进行网络阅读。如何选择需要的信息?如何搜索相关的主题?如何在众多的信息中取舍信息?如何在电脑上编辑处理这些信息?这都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训练。语文课外阅读,名著精读,无主题漂读,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
网络将带来阅读方式的革命。网络阅读不仅仅是阅读载体发生了变化,而还具有信息多、内容新和阅读速度快的特点。网络阅读将传统阅读和网络阅读两者结合起来,优势互补,语文教学一定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精心准备成果。
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由教师是指导者,但学生才是主体,学习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学生。其实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人。语文学习任务安排之后,可由学生来担当主讲,担纲展示,而要主讲或展示,就必须对自主学习的成果进行处理,当然可以在黑板上板书,但是,如果能够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制作成幻灯片或者其他媒体课件,则学习展示效果将放大若干倍。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参与建构意义的对象;各种声图文媒体也不再仅仅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的认知工具。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等四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完全不同的关系。
3,互动检测反馈。
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也可进行检测。但学生的学习水平及效果是不同的,使用相同的题目来测试所有的学生是不公平的,也不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发制作学习软件,根据学习者的不同学习倾向、效果呈现不同层级和风格的学习测试内容,追踪学习进程,检测学习效果,进行数据反馈,学生可以自动调整教学策略,这种方式可以和学习者进行即时互动,将学习效果即时反馈给学习者,并能为下阶段的学习做出推论和建议。
如果每次测试都要把学生集中,则耗时耗力,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发制作学习软件,学生在家只要有电脑,只要能上网,学生随时可以进行非集中学习和自我检测,从学生认知的视角,构建其学习内容,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以随时反馈,便于教师集中分析数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三、基于手机的学习软件。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开拓了学习的新领域,手机网络技术为学习开拓了新天地,电脑受制于地域,手机则可随时随地进行。移动互联网技术,采用手机载体,开发语文学习软件,把语文教学和手机互联网技术结合起来。
手机除了可以传递文字信息外,还可以传递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信息,具有多媒体的功能和立体化的效果。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加快学生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有利于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提前布置任务。
学习并非是从上课铃响时开始,也并非到下课铃响结束;学习可以提前,也可以延后,向生活无限延伸,把任何时空都可以变成语文学习的时空。
学习的任务可以提前布置,告知学生。当面告知,人多不可能,网络告知受制于设备,手机告知随时随地,方便及时。如果学习任务提前告知学生,学生有了准备后,上课有备而来,课堂或集中交流有内容和深度,效果自然就好些。
2,适时交流分享。
对学习的交流并非要等到上课的那一刻,利用手机技术,随时随地就可进行,学习的心得可以及时交流分享。学生发表的观点,其他人随时可见,其他人也可随意发表意见,教师也可参与讨论。网络将带来写作方式的革命,学生的思想更加有点子和创意,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批改更加便捷而直观,数据统计分析更方便快捷。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电脑(网络)写作,让他们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用现代媒体技术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当然,这种讨论,教师要首先确定讨论的主题和内容,及时进行引领和调控话题,注意网络用语的规范和文明。而且,网络交流可以让部分学生克服胆怯羞涩心理。
尤其是假期作业,学生比较分散,利用手机网络技术,就更好了。
3,总结点评激励。
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只有在交往中,语文才有意义,才有生命。古人曾把“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视为一种理想的境界,而在互联网时代,这已经不是少数人才能达到的境界了。语文教学应该正视交往方式的变革,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过去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无论教师如何强化自己的民主平等意识,站在讲台上的教师和坐在下面的学生这种客观的布局,就很难让师生之间真正有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而在网上,每一个终端都是一个交往主体,电脑之间信息交换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这就使师生之间的交往成了真正平等的主体之间的交往。
无论是什么样的语文教学活动,教师都要及时总结,进行点评激励,利用手机和网络技术,使这种活动更及时,更平等,更人文化。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教学离不开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学生多读多写并走向生活,在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今天,我们应该思考语文教学如何在保持其特点的同时又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并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电子白板使用教程
- 下一篇:让信息技术为语文高效课堂增添亮彩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