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远安县河口乡中小学>> 教师园地>> 教学前沿>>正文内容

深度解读文本的“度”和策略

 论文摘要:新课标提倡教师和学生对文本的深度解读,放任自流、老三段、照本宣科,是解读不够,是“失位”;概念化、标本化倾向,是解读过度,是“越位”,深度解读教学文本也要有“度”。既要放开手脚,鼓励学生发表真知灼见,又要紧扣文本,突出重点。

关键词:度、失位、越位、策略

 新课标提倡教师和学生对文本的深度解读,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尤其是培育创造精神,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悟和独特体验,需要对文本的挖掘、进行深度解读,这样才更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特点。再说,教师和学生的生活阅历、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是不一样的,这就决定了文本解读会向不同的方向发展。“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解读不仅是多元的,也可以是深入的。

教师解读文本,是为给学生导航,以自己的解读体验引导学生的解读,从而使文本最大限度的发挥其育人功能。学生解读文本,是为了感悟文本内涵,陶冶情操,提升文化素养,塑造健全的人格,从而在文本中获得尽可能多的教益。

但是文本解读要不离文本,千万不要生搬硬套,脱离文本去解读。过犹不及,解读不够和解读过度都是错误的、有害的。解读不够,是“失位”,造成资源浪费,无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解读过度,是“越位”,会伤害文本,最终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健康形成。深度解读教学文本也要有“度”。

一、如何有效预防解读不够导致的教学“失位”?

所谓“失位”,则是指教师解读文本时未能到位,有“浅阅读”化倾向。其具体表现有三。一是放任自流型。随着“个性化阅读”“多元化解读”等时髦话题的兴起,少说为宜已经成为不少教师解读文本的一种主张。有些教师认为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的直接对话活动,读者是阅读的核心,是解读文本的权威,教师不能横加干涉,于是放任自流,学生说到哪儿就到哪儿,完全没有标杆和尺度。或许可以“个性化”、“多元化”,但却割断了文本与读者之间的纽带,而文本本有的育人功能便被弱化、淡化。二是老三段型。这类教师分析文本还是老一套,不敢越雷池一步,拿到任何一篇文章都是先朗读,在分段,最后归纳中心。他们不敢再“外加”一些东西,就文本而文本,忽略了作家生平经历和写作背景,忽略了作者的情感世界与实际立意,忽略了文本思想原有的深度,更忽略了作品的艺术魅力与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分析浅尝辄止,把鲜活文本弄得支离破碎,把丰富的文本弄得枯萎乏味。三是照本宣科型。这类教师分析解读文本,没有自己的主见,也不允许有新的见解,凡事以教参为准,即使课堂上有不同意见或者出现意外,也生拖死拽,最后归到教参的标准答案上去,根本无法让读者与文本(潜在的作者)之间形成心灵的对话与交流,更谈不上思想观点的碰撞。

毋庸置疑,以上三种做法,解读文本均为达到相应的高度和深度,是一种教学“失位”“失职”行为。这样解读文本根本无法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也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如何有效预防解读不够导致的教学“失位”?其具体策略有六:

一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阅读欲望。在这方面语文教师大有用武之地,大有文章可做。例如学习《夏感》一文,我设计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去阅读文本: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春天繁花似锦,秋天果实累累,冬天银装素裹,都有几分可爱,夏天呢,似乎令人燥热烦闷,不那么讨人喜欢,著名的作家梁衡却对夏天情有独钟,他为什么那么喜爱夏天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去探寻究竟。二是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特别是有一定阅读障碍的文本更应如此,这也为后面的深度解读奠定了基础。三是联系语境,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和风格,防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四是加强诵读,品味文本蕴含的思想感情。任何文本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心血的结晶。披文入情,沿波讨源,才能顺藤摸瓜,得到正解。五是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交流阅读体验。文本具有开放性,接受所有的读者进入,并且与之交流。由于文本本身是一个具有历史性的东西,本身和读者有一定得历史距离,对于认知水平有限的学生读者来说会有一定得距离感和生疏感。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引导学生,让学生们先去接近文本。六是提供几种不同的观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对于同一个文本,不同的读者因为其成长背景、生活阅历、知识水平的不同,对文本的理解角度和深度也不尽相同。文本对于每一个读者来说是客观的、开放的。这就要求我们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主动独立思考,敢于创新。

面对文本,教师最好能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陌生化感知文本,不要先看参考书或有关教学资料,而要以一种平静的心态接触文本,用心灵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平静地倾听文字的叙述,倾听作者的叙述,从而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之进行情感的交流与碰撞,自主地领悟作品内涵与情感,形成自己的阅读感悟,全面深刻的把握文本,而不再依赖于空洞地教参。

总之,既要放开手脚,鼓励学生发表真知灼见,又要紧扣文本,突出重点。要收放自如,得心应手。

二、如何有效预防解读过度导致的教学“越位”?

所谓“越位”,便是指教师解读文本时,超过了一定的度,过犹不及。“越位”大致有两种情况。

其一是解读文本的概念化倾向。由于受自己所接受的知识限制,缺少新的知识的及时补充,长期坚守着一套封闭的(甚至是过时的、错误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看到《我的叔叔于勒》就想到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看到《变色龙》,就想到沙皇俄国的走狗;提到曹操,就是白脸奸臣;提到孔乙己,就是迂腐清高……这样的结论,或许并不错。但问题在于有了这样的结论,就使学生的阅读过程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因为在这种已有结论的支配下,阅读就很难产生新的体验,形成新的认识。其二是文本解读的标本化。解读文本时教师越俎代庖,忽略了学生才是解读文本的真正主体。教师唯恐学生不能全面深刻的理解文本,全权包办,不给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与自由,把文章从语段到文句到字词,机械化、程式化操作地肢解讲给学生。倾力于支离破碎的知识点,割裂了浑然天成的美文意境。以扩张 “知识容器”的存储能量,使原本内涵丰厚、品位高雅的文本阅读教学沦为以复制知识为目的的流水型作业。

在人们的印象中,失位好像不对,越位应该值得肯定,你看,挖掘的多深啊!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也是一种偏见。看上去文本解读似乎很全面,很深入,但学生的阅读能力被严重异化、思维能力被严重束缚、创造能力被严重禁锢。同样要不得。

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如何有效预防解读过度导致的教学“越位”?其具体策略有五:

一是了解作者,做到知人论世,防止过度拔高。了解作者的生平阅历、思想性格、政治观点和哲学主张,做到知人论世,准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行文风格。比如,在学习《绿色蝈蝈》时,不仅要了解绿色蝈蝈的生物习性,而且要更进一步,了解作者法布尔的情感。了解了法布尔的生平以及别人的评价,更能体会蕴含在文中的感情,并进而激发引导学生去阅读《昆虫记》,开展更广泛的对话。二是了解时代背景,从作者所处的时代去具体形象的感知文本的情感和风格。具体的历史的评价文本及其价值。防止脱离具体的历史环境架空分析。比如研读《变色龙》,我们既要看到奥楚蔑洛夫的反动本性,又要看到他作为小人物的悲哀。这样理解他的“善变”可能更准确。三是了解作者同时代的人及后人对作者的评价和看法,帮助我们准确理解作者并进而理解把握文本,这些防止我们剑走偏锋,误入歧途,别人的看法不一定对,但至少有启发。比如对于《背影》的解读,上纲上线到小资产阶级的情感,可能就大错特错了。四是阅读作者相关的作品,全方位感知作家作品,防止鼓励片面的看待文本。比如解读《杨修之死》,但看此文,曹操好像是个虚伪狡诈,多疑嗜杀的人,但联系《三国演义》全书和历史,曹操又是个志向远大,文武双全的统治者。五是回归文本本身,从作品的具体文字中去分析作品,防止以主观的纯理论的分析代替文本的具体描叙。比如解读《孔乙己》,丁举人的毒打导致孔乙已致残,把他送上了绝路,靠科举爬上去的丁举人毒打没爬上去的孔乙己,意寓深刻,不扣住这一点来分析,而是脱离文本去研究科举制度的危害,岂不是舍近求远吗?

文本都是作者有感而发,情之所致。哪怕看似最枯燥的说明文,也隐藏着作者的情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应该建立在情感共鸣上。这就需要与作者“交流、沟通、对话”。阅读教学应引领学生潜入文本的深层,倾听文字背后的“声音”,实现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之间有效的对话,体味文字的魅力,品察作者的情感,触摸文化的脉搏,积淀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与作者对话,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把握作品。

深入研读文本,这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所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为了上好一堂课,你一辈子都在备课。”语文课堂上我们希望能让学生在解读文本中学会解读,在欣赏作品中学会欣赏,在情感体悟中陶冶情操,这一切的一切如果离开了对文本的深入研读,都将是一句空话。 所以研读文本是语文教师的必修课,是语文教师一生都必须修炼不止的看家功夫。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