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文言,传承文化
学好文言,传承文化
---《八下语文第五单元复习》教学案例
湖北省远安县河口乡中小学 王作志
【教师简介】
王作志,湖北省远安县河口乡中小学教师,先后担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现任学校办公室主任。多年担任语文教学,所撰写的教学论文及案例发表或获奖40多篇,其中国家级2篇、省级15篇、市级25篇,主讲县级公开课十余节。
【教学背景】
初中生学习语文普遍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这中间尤其怕文言文,似乎文言文是天书,学习文言文是难于上青天。
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大多数蕴藏在典籍中,这些典籍多是用文言文写成,没有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想要继承传统文化,无异于痴人说梦。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的崛起,汉语热在世界升温,许多外国人多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研究学习汉语特别是古代文化的人越来越多,这反过来给中国人在汉语学习方面产生比较和压力。
但是,文言文学习要掌握的知识很多,文言文复习极容易变成炒现饭,枯燥无味,学生厌学。如何把学习变为快乐探究之旅,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快乐,增加情感体验,使自觉学习文言文、热爱学习文言文,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鉴于此,本节课从外国网友的角度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胜心,从而自觉主动的去研究探讨文言文,在探究中反思总结学习文言文的规律和方法。
1、用问题引导。文言文知识零散、繁杂,复习文言文容易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吃力不讨好。用问题激励,引发学生兴趣。
2、用任务驱动。提出问题之后,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然后派代表展示,其他组质疑补充的方式进行,目的明确,任务具体,便于操作。
3、用竞赛激励。分组开展竞赛,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用网友串联。几个问题用外国网友的提问的方式呈现,便于把复习文言文的要点合理合序的呈现排列。
5、师生合作互动。既有小组内的合作,也有小组内的互动,还有小组间的互动(质疑、补充、评价、挑战等),还有师生间的互动(点拨、激励、延伸等)
6、综合运用纸本与电子媒体。利用纸质导学案,学生先做先熟悉,有备而来。利用电子媒体,图文声并茂,既形象直观的呈现知识、问题、任务,同时培养学生当众展示答疑的能力。
【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部分文言词语古义,识记部分文学常识,记诵理解文言名篇。能借助上下文解释词语和句子含义。能够读懂浅显的文言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迁移,运用已知知识解决未知问题,学会归纳,总结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在合作互动中加深体验,生成知识,提升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树立世界意识和包容胸怀。
教学重难点:
1,文言文朗读(包括读音与停顿),释词(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词类活用等),翻译(包括特殊句式),文学常识(包括作家作品、名句)等。、
2,学习文言文的步骤与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氛围,激发兴趣。
师:(开场白)闭门读奇书,开门迎高客。今天我们一起复习八下语文第五单元文言文,今天来参与我们这次复习课的除了来自全县各校的语文老师外,我还请来了两位特殊的外国客人,想不想见?想见就用热烈的掌声请出。
师:(图片新闻播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上周,美国总统奥巴马夫人应邀访问中国,这位第一夫人游故宫、登长城、访学校(投影图片),3月22日,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投影文字)引用中国的古代名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据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之为知之”、“名不正言不顺”,“百闻不如一见”。都是美国人经常引用的中国古代名句。
师:(图片新闻播报)昨夜星辰昨夜风。(投影图片)由此我想到2007年5月,德国总统克勒访华时在同济大学发表演讲,(投影文字)引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国家间应该互相尊重。引用“不受嗟来之食”——公民尊严、权利最值得保护。引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环境保护值得每个人关注。
师:其实,不只大人物的汉语很棒,随着中国的崛起,汉语热在全球升温,许多普通的外国人也加入到学习汉语的队伍中,官方统计显示:目前海外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3000万。100个国家超过2500余所大学在教授中文。有人看重的是中国机会、有人欣赏的是中国文化。
师:为满足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需求,中国在外国开办了多所孔子学院(投影图片),据统计,迄今孔子学院已遍布全世界36个国家和地区,其海外学院和教学点总数已达80所。
师:(引出问题)无巧不成书,最近我在网上结识了一个外国网友,他正在孔子学院学习汉语,而且,他非常痴迷于中国古代的文化,我的这位网友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向我请教,我今天把问题带来了,想请大家帮帮我这位外国网友。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如果大家帮助解决了问题,我就把我这位网友引荐给大家,好不好?
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巩固提升。
外国网友问题(一)读音停顿
师:(出示问题)网友反映读了几遍,老师都说他读错了。你猜猜看他是哪里读错了?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生:(读文段)我猜是“粟”“石”读错了,可能读成了“栗l씓石shí”,应该读“sù”“dàn”。
生:我猜这位网友还有可能把“食”读错了,有的地方读“shí”,有的地方读“sì”,这是个多音字。
师:你能读一遍吗?(生读),还有问题吗?
生:刚才他把“见”读错了,在这儿要读xiàn,不读jiàn,因为是显现的意思。
师:你的纠正很及时,很准确。(诊病开方)读文言文时,哪些字音要特别注意?
生:多音字、通假字、形似字、生僻字。
师:(巩固延伸)古人说,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南。你觉得本单元还有哪些字音要特别关注?
生:我找到了三个“缥碧”“急湍”“轩邈”。
生:我认为还有“鸢飞戾天”、“吝情”、“烨然”,特别是“烨”不要读成huá。
生:还有“横柯”、“衔觞”、“缊袍”、“叱咄”、“皲裂”。
师:汉字是具有美感的文字,它的美感首先就体现在音美形美上。
外国网友问题(二)古今异义词
师:(出示问题)错在哪里?为何错呢?
原文:媵人持汤沃灌。翻译:服侍的人拿来菜汤(给我)洗手暖脚。
生:“汤”字,翻译错了。“汤”的意思是热水,不是菜汤。
师:(诊病开方)关键是哪一点错了?
生:古今异义词。
师:(巩固延伸)本单元有哪些古今异义词是需要必须掌握的呢?
生:(小组展示)造饮辄尽(古义:往,到。今义:制造)安求其能千里也(古义:怎么。今义:安全)是马也(古义:这样。今义:判断词)人多以书假假余(古义:借。今义:与真相反)主人日再食(古义:第二次。今义:又一次)录毕走送之(古义:跑。今义:行走)
师:(调动积累)你还能举出一个古今异义词吗?
生:“股”的古义是大腿。(能举个例句吗)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生:“走”的古义是跑。两股战战,几欲先走。(生笑)(英雄所见略同,想到同一个句子)
生:“涕”的古义是眼泪。(有感情的朗诵)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生鼓掌)
生:还有“绝境”的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去”的古义是离开。
生:一下举了两个,很不错,鼓励一下。(生鼓掌)
师:有人说,既然这都是古义,今天又不用,干嘛还要学啊?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也有不变而保留下来的东西。成语是古代创造而今天仍在使用的短语,成语中的很多词语还保留了古义,堪称语言的活化石。
师:(寻找语言化石)你能指出下列成语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吗?
生:走马观花(跑)破涕为笑(眼泪)厉兵秣马(兵器)落英缤纷(花)缘木求鱼(沿着)日薄西山(迫近)人去楼空(离开)死而后已(停止)悬梁刺股(大腿)
师:(现场生成)成语是语言的活化石,是历史传承下来的有固定内涵的约定俗成的短语,所以不可随意更换其中的字词。下列成语有哪些错误?
三醒吾身( ),黄梁美梦( )、世外桃园( ),完壁归赵( ),无人问金( )
生:(小组展示)三醒吾身的“醒”错了,正确的应该是“省”,是反省之意;黄梁美梦的“梁”,正确的应该是“粱”,意思是“小米”;世外桃园的“园”错了,正确的应该是“源”,意思是源头;完壁归赵的“壁”,正确的应该是“璧”,意思是“碧玉”;无人问金的“金”,正确的应该是“津”,意思是“渡口”。
外国网友问题(三)通假字。
师:(出示问题)错在哪里?
原文:同舍生皆被绮绣。翻译:一起住在旅馆的同学们,都把华美的衣服当被子盖。
生:“被”翻译错了,“被”通“披”,是穿着的意思。
师:(诊病开方)关键是什么错了?
生:通假字。(读通假字的音,做通假字的义)
师:(巩固)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蝉则千转不穷,窥谷忘反,食之不能尽其才,才美不外见,四支僵劲不能动
生:(小组展示)“蝉则千转不穷”一句中“转”是通假字,通“啭”,意思是鸟叫声,“窥谷忘反” 一句中“反”是通假字,通“返”,意思是返回。“食之不能尽其才” 一句中“食”是通假字,通“饲”,意思是饲养,喂养。 “才美不外见” 一句中“见”是通假字,通“现”,意思是显现,“四支僵劲不能动” 一句中“支”是通假字,通“肢”,意思是肢体。
师:(调动积累)你能再举一个通假字的例子吗?
生:百废具兴,具通俱,全,都。
生: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师:很不错。(小结过渡)通假字,说白了就是古人的错别字。这是古人留下的一个美丽的错误。在当时的条件下,错别字是一件让人无可奈何的事情,后来以讹传讹,也就习惯了,但今天我们不可在继续这样的错误了。我们可以原谅古人的错误,但得严格要求自己。
外国网友问题(四)多义词。
师:(出示问题)错在哪里?
原文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翻译把烫脚作为乐趣,不感到吃穿的享受不如别人了。
生:他把“足”翻译错了,“足”在这里是值得的意思。不是脚。
师:“足”可不可以当脚讲?
生:可以。
师:(诊病开方)是哪方面的问题?
生:多义词。
生:(小组展示)复习巩固。
绝 天下独绝( ) 猿则百叫无绝( )
或 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以二者之为( )
策 策之不以其道( ) 执策而临之( )
食 食不饱,力不足( ),食之不能尽其才( )
许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一百许里( )
能 虽有千里之能( ) 安求其能千里也( )
师:(调动积累):你能再举一个多义词例子吗?
生:“故”可以当“原因缘故、因此所以、故意”讲。
生:“之”可以做代词、动词、助词,可译作他、到、的。(师提示,也有不需翻译的)
生:“书”有“书信、书法、书籍、书写、字条”等之意
生:“为”有“是、作为、建造、制作、成为”等之意
师:同学们积累得真丰富。(小结过渡)如果没有多义词,而是一词一义,那语言会怎么样呢?词汇量更大,学习记忆负担更重,表达也更呆板了。说文解字有9353个字,康熙字典有47025个字。幸好有多义词,只需记住3500个常用字,就可以应付一般的阅读交流了。多义词表面上增加的理解的难度,学习的烦恼,其实是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减轻记忆的负担,更不用说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了。
外国网友问题(五)词类活用
师:(出示问题)。错在哪里?
原文: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翻译: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在奔跑一样。
生:“奔”在这里应译作奔马。
师:查字典,奔是奔跑之意,在这里为何要译作奔马—奔跑的马?
生:这属于词类活用,在这个句子中,奔的意思发生了改变,临时活用作名词,所以译作奔马。(老师带头鼓掌)
师:(诊病开方)。那这位网友错的是哪方面的问题?
生:(齐答)词类活用。
生:(小组展示,复习巩固)
互相轩邈(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向高处伸展,向远处伸展)任意东西(名词词活用作动词,向东向西飘荡)望峰息心(动词使动用法,使…平息)皆生寒树(形容词使动用法,使…产生寒意)不详其姓字(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详细的知道)以乐其志(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快乐)亲旧知其如此(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朋友)腰白玉之环(名词词活用作动词,腰里带着)
师:(调动积累)。请再举一个词类活用的例子。
生:故人不独亲其亲,子其子。第一个“亲”字是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作动词,把…当做自己的双亲,第一个“子”字也是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作动词,把…当做自己的子女。
师:所举的这个例子很典型,一个句子就有两个词类活用。可见词类活用在古代是很普遍的现象。
师:(小结过渡)词类活用是外国人学习文言文最难理解的,因为这些只是临时意义,在字典上查不出来。外国人往往觉得汉语不够规范。其实这正是汉语的魅力所在,因为可以活用,产生临时意义,从而可以用最经济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这正是文言文富有生命力和表现力的体现。
外国网友问题(六)文化常识
师:(出示问题)。对联歌咏哪位历史名人?
归隐田园称元亮,摒弃名利谥靖节。
生:(齐答)陶渊明。
师:(追问)你怎么知道是说陶渊明?
生:元亮是陶渊明的字,靖节是陶渊明的谥号。
生:还有归隐田园说了他没有的生活,摒弃名利概括了陶渊明的思想性格。
师: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你们配合真好,把所有的疑难都解决了。陶渊明,29岁出仕,41岁归隐,23年的隐居。是个真正潇洒、优雅的人。这个世界真正潇洒、优雅的人不多,故作潇洒、优雅的人很多。
师:(复习巩固)。你知道下列历史名人的雅号吗?
生:(小组展示)司马迁(太史公)、陶渊明(五柳先生)、李白(青莲居士)、杜甫(少陵野老)、白居易(香山居士)、苏轼(东坡居士)、欧阳修(醉翁、六一居士)、李清照(易安居士)、陆游(放翁)、辛弃疾(稼轩)、蒲松龄(柳泉居士、聊斋先生)、马致远(东篱)
师:(调动积累)。你还知道哪些历史名人的雅号?
生:张岱号陶庵居士、蝶庵。(师补充,他有一部书就叫《陶庵梦忆》)
生:袁枚号随园老人。(师补充,他有一部书就叫《随园诗话》)
生:龚自珍号定庵。(师补充,他文集就叫《定庵文集》)
生: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师补充,就是《三国演义》的作者)
师:(小结过渡)古人有名有姓,还有字号。其他如年龄代称,文坛并称、职官机构,地理沿革等都是学习文言文要注意和解决的知识。
外国网友问题(七)名句积累。
师:(出示问题)。默写句子。错在哪里?
余因得遍观群书。即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生:“即”错了,应该是“既”。
师:(诊病开方)。为什么会错?这两个字到底有何区别?
师:(推本溯源)。(投影两字的甲骨文字形)
既: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食器的形状,右边象一人吃罢而掉转身体将要离开的样子。本义:吃罢,吃过。引申:完毕;已经。
即: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食器的形状,右边作坐人形(后讹为卩)面对食器(皀) 。本义:走近吃东西,靠近。引申:到,开始从事;就是;就,便;假如,倘若;
师:每个汉字都是一幅画,每个汉字都是一首诗。汉字不仅具有表情达意的功能,发挥交际交流的作用,还有还具有美感,这是中华民族的祖先独特智慧的体现。
师:(复习巩固)。根据提示用原句填空。抢答。
生:《与朱元思书》中侧面描写水清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生:《与朱元思书》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生:《五柳先生传》中写五柳先生家庭状况的句子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生:《五柳先生传》中引用古人名言称赞五柳先生安贫乐道高尚人格的话是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生:衣食住行条件比“同舍生”差宋濂却不感到自卑的原因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生:《马说》中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师:(小结)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名句往往是文中的中心,是文眼。抓住它就抓住了根本,抓住了关键。
三,当堂检测,拓展延伸。
师:(谈收获)。说了这么多,外国网友可能一下子记不住,你能给他总结一下或者提个建议,学习文言文该如何学,学什么?
生:要会读,特别要注意多音字,通假字。
生:要识记词义,例如古今异义词,多义词,通假字,词类活用。
生:要会翻译。
生:要掌握文学常识,比如古人的字号,年龄代称什么的。
生:识记之后还要理解,在作文中加以运用。
师:会读、会解、会译、会背、会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好文言,传承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力,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走向世界,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师:(学以致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如何看你是否学会了?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扑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生:(小组展示,讲解大意)
师: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掌握基本技能,搭上学习的快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诵读点评,情感内化。
生:(诵读《汉字赋》)。契文刻甲骨,硝烟铸青铜。饱蘸河湖水,巨笔写苍穹。点横竖直挺如峰,字音如歌惊天宫。横平竖直传文明,生动形象立奇功。历史长空穿梭行,华夏文明汉字宗。
师:(激情诵读):中华文化之所以五千年而不灭,汉字可以说居功至伟。汉字,你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标识,也是中华文明的显著标志,汉字,你是汉语的载体,你是有灵性的符号,你是思想奔流的河床,你是灵魂飘逸的舞姿,你是智慧的物质外壳,你是凝固了的阴阳上去,你是视觉化了的平平仄仄,你是八大方言的总掌门。汉字,你不仅是汉人共同的头脑,也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灵魂。汉字,你最古老,又最年轻;你最深奥,又最浅显;你最复杂,又最简单。汉字,是儒家之礼,道家之空,佛家之善,法家之法。汉字,世界上最高贵的文字!
生:(评价小组,鼓励)。
师:读奇书,交高人,乃人生两大快事。感谢各位同学对我这位网友的支持。(投影网友照片)。我这位网友还说,待孔子学院毕业后就到中国来,一定会见我的,现在留点念想,到时给个惊喜。
师:一位哲人说过,一个民族,没有先进的科技,一打就垮;一个民族,没有厚重的精神和文化,不打自垮。多读点书吧,学点文化吧,尤其是多学点中国古代文化吧,你会终身受益。
【教学反思】
此节课是县课内比教学竞赛课,曾获一等奖,学生上课参与积极,听课教师反响也较好,其成功因素有四。
1,较好体现新课程理念,备课时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上课时带着学生走向知识,不是机械繁琐重复的训练,而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参与中、竞赛中调动知识积累和文学储备,把知识激活了。
2,恰当的呈现方式和问题角度。文言文复习极容易炒现饭,学生往往不感兴趣,觉得枯燥无味,本节课以汉语热大背景下的外国网友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化时遇到的问题为“诱饵”,钓学生上钩。其实外国网友的这些问题,就是学生平时学习文言文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是学习复习文言文要掌握的东西。由于采用了全新的角度,又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故而学生参与积极,热情高涨,调动了积累,激发了创造,重构了知识,提升了能力。
3,始终注重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小组(代表)展示、质疑、补充均由学生唱主角,教师只在需要深化的地方延伸拓展,点拨升华。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既配合默契,又发挥了各自的作用,教师没有包办代替,越俎代庖,同时又没有忘记自己的角色,精当的富有诗意的点评和及时的深入的追问,把问题深入,把境界升华。直至汉字的本源,探及语言的核心,触及文化的灵魂。
4,巧设背景,创造氛围,激发兴趣。无论是开头引入米歇尔和克勒,还是全篇用网友提问,抑或是最后代网友感谢,请出网友,无不充满情趣和氛围,自始至终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也包括好胜心。文言文单元复习要力戒炒现饭,要把学习变为快乐探究之旅,在学习中体验快乐,增加情感体验。自觉学习,热爱学习。
【名家点评】
远安县教研师训中心语文教研员张琼老师的点评:
在所有的文言文公开课中,本节课独具一格,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的课堂,设计新颖,目标合理,方式独特,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提升能力,无论是上课的学生还是听课的教师,都是一种享受。
文言文学习以及复习极容易炒现饭,陷入繁琐重复机械知识罗列中,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往往兴趣不高,最终效果不理想,本节课一扫以往文言文学习的阴霾,把文言文学习放到汉语热大背景下和继承传统文化的高度,从外国网友的角度,提出问题,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其实这些问题,就是学生平时学习文言文容易出现的问题,但是这次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似乎是前去挖掘一座富矿,学生兴味盎然,不知不觉已入彀中,而这正是本节课的目的。整节课,教师巧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内容极多,形式多样,但最后却一一完成,堪称高效。这样的课堂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提高作文能力的策略
- 下一篇:九年级学生竞赛题:文化文学常识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