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本教育在教学中的一些实践与反思
关于生本教育在教学中的一些实践与反思
朱争艳
【摘要】:生本教育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本文主要是对小学语文组在实践与探索生本教育过程中的一些做法(主要是前置性作业和课外阅读两个方面)进行一个小结与反思,感受和体会生本教育的优势,提出在生本教育实践中出现的几个问题,并结合实践对存在问题进行探索和思考,试提出进一步推进和完善生本教育的思路。
【关键词】:生本教育 突出问题 思路探索
生本教育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就是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我们在实践生本教育教学模式一段时间后,有了一些体会与感悟,下面我从前置性作业的设置、课外阅读的指导和生本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及应对设想等方面和大家进行交流与探讨。
- 前置性作业的设置。如果要归类的话,我们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把前置性作业分为常规性的前置作业和开放探究性的前置作业。
- 常规性的前置作业:前置性学习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小学生更要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要打下扎实的基础,没有牢固的基础,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设置了这样的前置性作业:
我们这样预习课文
12、提出自己的疑问,组内讨论。 |
我们把预习单打印出来,张贴在每个教室,同时要求每个学生抄一份贴在语文书上,按照上面的要求来自学课文。有了这样明确具体的学习方法和内容,学生就能自主地去学习课文,知道怎样学习课文,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自主预习的习惯。不同层次的学生也有了自主选择的空间,从而实现异步达标。
另外,根据低中高不同的学段,学习的侧重点不同,我们的老师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如六年级的语文老师在开学初就把一册书中所有课文的前置性作业(不同于前面的预习单)都打印出来,发给学生,让学生提前自学,经过一学期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能自觉主动并超前完成学习内容。
- 开放探究性的前置作业:
一般在第二课时前或在课中,根据具体的文章设计一到二个开放的、探究的问题,引领学生自学探讨。
①中低年级前置性作业的设计注重丰富多样的形式,突出开放性和趣味性。朗读型性作业。如一年级的课文《比尾巴》,老师让学生用问答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年级的课文《称赞》,老师设置了分角色读好课文的作业。绘画型的作业。例如,二年级的课文《小柳树和小枣树》,老师设置的前置性作业是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画,根据图画再去展现课文内容,学生兴趣盎然。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只有读懂了课文内容,他才能画出文字所描绘的情景。当然,五年级的学生对画画也很有兴趣,在教学《祖父的园子》一文时学生认为第17段写得很美,在赏析完后,老师提出要求:把文字所描绘的内容画出来,然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大家描绘你的画。学生比较活跃,有几个要求到黑板上画。尽管学生画得很稚嫩,语言表达还不够流畅,但学生在积极地参与,在主动地体验。导游型的作业。如三年级的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五年级的《圆明园的毁灭》,老师要求学生学做小导游,带领大家游览课文所描绘的一处景物或一个景点,在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学生的认真准备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那些三年级的孩子,他们大方的表演,流畅的表达,让我们看到了学生身上蕴藏的巨大潜能,这些潜能需要通过我们的老师去引导,去激发。表演型的作业。如四年级的课文《去年的树》,老师引导学生在弄清每一幕的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和内容后,要求学生展开想象,想象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活动,然后进行课本剧的表演。这些形式的作业都有郊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②高年级的学生更侧重于思考与探究,注重查找、整理资料、组织语言、有条理地表达等综合能力的训练。
我们设置了这样一些作业:解说型的作业。如五年级课文《鲸》,老师要求学生自学课文,查找资料,当解说员,向大家介绍鲸,最后评出最佳解说员。如五年级课文《新型玻璃》,老师设置了这样的作业:做一回推销员,向大家推销一种新型玻璃,讲清楚它的特点与功能,成功推销出自己的商品,并评选出年度最优秀的推销员。辩论型的作业。如六年级的《穷人》一文,我们在集体备课时,设置了这样的前置性作业:你认为“穷人”吗?你的理由是什么?课堂上可引导学生抓住“穷”与“不穷”展开辩论。这样的前置性作业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让学生在争辩中让思维产生碰撞,激起灵感的火花。
- 课外阅读的指导。生本教育提倡学生进行海量阅读,我们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图书、阅览室等资源,在时间上给予充足的保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
- 时间的保障:小学部规定每天的第二节晚自习为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任何人不准挪作他用,这样学生每天至少有了一个小时的阅读时间。
- 内容的明确:在开学初,我们把每个年级学生必读的书目和推荐阅读书目,都发到任课老师手中,然后告诉学生,让每个学生明确本学期必须要阅读的内容,提前准备好相关的图书。
- 展示与评价:一是每节语文课课前进行三分钟的阅读展示,可以讲故事,提问题考大家,向大家推荐一本书,或是谈谈自己阅读后的感受与收获,还可以读美文。二是制作阅读记录卡,可推荐阅读书目,摘抄优美语段,可记录精彩小故事,写读后感等。三是一个月进行一次班级阅读展示:课本剧表演,故事会,朗读背诵,知识竞赛等,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及时给予肯定,颁发奖状、小奖品。
三、在实践中值得思考的几个突出问题:
一是学生课前准备形式化,探究功能没有发挥。生本教育突出的特点是全面依靠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出来。如果课前没有做好深入研究,课堂上就很难对知识点进行准确理解,更不用说拓展和延伸了。但在实践中,一些学生把前置作业任务形式化,为完成任务购买相关的资料,找现成的参考答案,放弃了搜集和探索过程;准备讲课的同学很认真预习,但其他同学就不动手了;要讲的那部分内容准备较充分,不用讲的其它部分就不去看。前置探索过程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应有作用。
二是课堂讨论部分学生参与意识弱,两极分化现象难以避免。生本教育的课堂学习的过程主要是以学生的讨论为主,学习中的诸多问题是让学生在讨论、合作和探究中解决的。但在讨论实践中,总有一部分学生都显得非常活跃和积极,而一部分学生可能由于个性和准备不充分等其他原因,乐于做一个旁观者、听众,他们极少发表个人见解,甚至不发表任何意见。久而久之,班上形成了有差别的两个极,课堂讨论失去其原本意义,生本教育无差别目标难以实现。
三是准备工作量大,学生准备起来耗时费力。学生要课前准备好所分工的部分,确实需要较多的时间。而且准备工作也受各种条件、因素限制,如有的学生没有电脑,搜集资料需要通过书籍;或者有电脑但网络没有普及,无法实现网络搜集功能;好些资料量大不可能手抄,需要打印出来,而目前打印机还不普及,外出打印也会增加学生家长的负担。
四、进一步实践生本教育的思路探索: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我个人的体会和感受,提出以下几点策略供大家参考:
- 做好参谋,指导方法。
- 引导学生用好资料。学生为学习而购买资料是可以的,关键是看什么时候用,怎
么用。我要求学生在还没有自学,独立思考前不能看资料,在没进行小组讨论前也不要用资料。什么时候用呢?必须在小组讨论后,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去查看资料。对资料上的内容要认真想一想,不要一味地照抄。在小组展示的时候不准拿资料,不能照答案念。有了明确的要求,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学生就会灵活地运用资料。
2、指导学生学会质疑。我认为学生探究功能没有充分发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不会质疑。提不出问题,他就不能深入思考,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3、引导学生学会评价。先肯定优点,再指出不足,并给予帮助。
(二)相信学生,充分依靠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依靠学生自己的学,依靠他们的资源和能力,并依靠学生的自主管理。教师要尽快地让学生自己活动起来,去获得知识,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我们做了这些尝试:把提问的权力交给学生,由原来老师提出问题变成让学生自己提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思考:你认为哪些问题值得我们进行深入地探究?事实证明,学生能力不容小觑。把讲的权力交给学生。五年级的学生很喜欢讲长江作业,于是老师把所有的课文练习分到小组,让他们自己去上网查资料,去讨论,找到正确的答案,根据上课的进度,利用晚自习的时间,小组成员上讲台去讲,老师重点指导方法和疑难。六年级的学生喜欢讲课文,老师就把所有的课文分给大家,让他们自己去准备,自己去讲。总之,尽可能把可以交给学生的教学都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来做。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如何开展校本主题教研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