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目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浅谈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目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程红梅
“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这是生本教育的基本理念。以生命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学为本这是生本教育的基本模式。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意识到,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得以主动发展,激昂学生生命,挖掘学生潜能。那么,如何将生本教育理念渗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现在我谈一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1.重视前置性作业研究
课前研究既课前学习,也就是生本课堂中的前置性作业。叶圣陶先生说过:“不教学生预习,他们经历不到在学习上很有价值的几种心理过程。”这一句话阐明了课前学习的重要性。课前学习是课堂展示的基础,只有学生课前经过充分的自学和准备,才可能有课堂上精彩的展示、对抗质疑。但是前置性学习又不能简单的等同于我们以往教学中的预习。前置性学习的范围更宽泛,不仅仅是教材,前置性学习要求简单,操作性强。所以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教师必须重视前置性作业的研究。在每学习一篇新课之前,通过前置性学习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及研究的要求,使学生达到对新教材的整体感知。除次之外,更应该重视教材内容以外的任务,比如,课前搜集资料、课前观察、实验等,让学生的学习由课堂延伸课外,由课本延伸到生活中,用大语文观来学语文,全面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课上精彩的展示奠定基础。
2、指导小组有效交流讨论
目前的课堂都有了小组交流环节,但是细细观察,很多教师设计的此环节,只是走了一个过场,并非真正的有一点儿实效。学生的交流只是在于把自己的学习收获跟别人分享,没有认真倾听,用脑思考,更不用说去深入讨论为什么交流中会存在不同答案,究竟谁对谁错。其实这个环节是非常需要老师去关注,去指导的。首先是要提出明确要求,其次是要交给学生讨论的方法。让小组交流真正有实效,而不是成为一种形式。
3.为学生提供多彩的展示舞台
学生与生俱来地拥有自我探求、自我成功的表现欲,因此展示学习成果便成了每个人的内在需求,一般情况下,我们采用的都是小组讨论交流、分组展示、派代表展示、个人即兴展示等,已成了课堂教学中最生动、最富有创造性的环节。绝大多数教师是让学生说、读的形式展示,我觉得还可以把讲、唱、演、画等形式也融入其中,为学生展示提供更广阔的舞台。让学生的听、说、读、写、思多方面语文能力在合作、展示中得到了提升。
4、指点质疑的迷津。
现在老师们逐步尝到让学生学习展示的甜头,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他们忙活起来了,老师却轻松了。但是学生不会质疑,台上展示的同学和台下的同学、台下同学与台下同学之间没有互动,让学生的交流平淡如一泓清水,没有激烈的争论,没有思维的碰撞,课堂上只是少数人的舞台,大多数充当的是听众,被动的接受,课堂没有真正活起来。细细想起来,问题的关键在于老师没有给学生质疑指点迷津。我觉得老师应该首先交给学生质疑方法,让学生知道质疑,疑在不同处、疑在错误处、疑在遗漏出、疑在疑难出、疑在混淆出。这样台上台下的同学就有话可说了。
5、让老师的点评成为动力
如今,在“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堂中,教师应该怎样去点评,点评什么?新课程下的阅读教学提倡感悟,但不是要求学生去感悟老师自己感悟到的东西,而老师的点评应该是在学生能够感悟到的基础上适当点拨和提高。教师要尊重儿童的感悟,平等地看待他们,努力去理解他们,用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们,用恰当的语言鼓励他们,老师要善于“顺势而导”,而不能“拔苗助长”。 要让老师的评价真实地走向生本。在生本课堂中,老师适时、恰当的点评是展示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环节:教师的点评有时候是对学生学习的高度总结;有时候是纠正学生学习中的错误;有时候是抛砖引玉;有时候是激励表扬。总之,课堂中教师不能做无所事事的人,而应该积极的参与,让自己精彩的点评成为课堂的一道靓丽风景,更要成为学生积极学习的巨大动力。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生本教育,需要打造简单而朴素的课堂
- 下一篇:生本课堂的思考与探索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